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jimmyyang/1383547224-1727755566.jpg&width=480&height=360)
第一次接觸到相關訊息,
是在PTT的八卦版。
回想高中三年同學們為了考上醫科的努力,
試過自己集中精力只念一科物理,
還是比不上他們的成績,
自那時起對他們致上最高的敬意,
畢竟六科都接近滿分,
絕對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。
07年到08年在捷克的交換學生生活,
讓我現在對東歐相關議題不自覺增添些許注意。
接觸過在捷克念醫的學姐,
得知如果要在當地實習,
必須通過他們的語言能力檢定證明。
醫科這麼難念,
查理大學被當兩科就註定要回家吃自己,
如果有心想留在當地行醫,
還要去考專業的語言能力檢定證明,
想留在國外實習、行醫真的不是很容易。
回台灣後,
在返鄉的火車上,
恰巧遇到久違的國小好友,
閒聊過程中,
得知他大學畢業當完兵,
即將遠赴波蘭去念牙醫。
聽到這個消息,
心裡除了替他高興,
也莫名的增添些許疑慮。
去那邊不用考試?
任何人想念就可以念?
稍後到早餐店買包子,
才從阿婆口中得知原因。
原來是他乾爹介紹他過去,
乾爹身為牙醫,
有心想要栽培他念下去。
當然,
人都會變,
我也願意相信國小好友、國外醫學生,
他們有懸壺濟世的偉大情操。
但這得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下,
他們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與技術。
就算再怎麼相信,
還是不敢把自己的性命賭在沒有實習過的醫生手上。
人命不是兒戲,
藥到病除,還是藥到命除?
看完PTT版上的相關文章,
只經由網路連屬支持這項活動。
後來得知比賽只有一天,
馬上打電話報名,
決定搭中山醫的遊覽車一同前往。
趁著自己還年輕、有力氣站出來時,
我選擇站出來。
不想等到年老體衰、臥病在床之時,
還得提心吊膽的擔心醫生醫術是否高明...